医学院是西安外事学院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2年。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位于西区实验楼,由校、院、中心三级管理。学院一直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视,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作用。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致力于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实验教学大平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进行建设。该中心参与过多项教学研究,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校级二等奖《护理学综合改革教学模式研究》、两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标志性省级教学成果两项。2013年获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获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此外,还有2018-2022年国家级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虚拟仿真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和“老年护理实践基地信息化建设研究”、“虚拟仿真在康复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虚拟仿真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的立项。这些荣誉标志着该中心在实验教学领域具有省级教学平台的地位。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筑面积为5200㎡,共有56个实验室,服务于医学院6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实验室分为:基础实验室、护理实训室、药学实验室、中药实验室、口腔实验训室、美容实训室、生物工程实验室、康复实验室。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提倡,虚拟仿真、智能数字化实训在教育中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医学本身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理论是建立在医学实验基础之上的。 虚拟仿真在医学教育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实验的技术和经验性质需要反复的模拟训练。医学实验的操作性通过交互的动画方式直观地展现更利于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越来越多的新领域、新技术和昂贵稀缺的教学资源目前难以在普通的教学实验室实现。有些高危、极端的环境和实验条件需要虚拟仿真来实现。
学院从2014年开始陆续建立3个虚拟仿真实验室。分别是机能虚拟实验室、人体解剖数字化实验室、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室。开发了36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实现了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
骨髓穿刺虚拟仿真实验还原了实验操作步骤,虚拟仿真实验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反复进行实验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学生先进行虚拟仿真学习,然后再进行模拟人训练已达到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压力性损伤护理的综合训练使学生通过人物动画、图片、文字、文字配音和语音提示,熟悉压力性损伤护理的综合应用整个流程,包括病例、指定评估计划、风险评估、检查皮肤、伤口评估、识别和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家兔心衰虚拟仿真实验使学生通过在三维场景中操作实验,熟悉诱导和治疗家兔心衰的实验步骤,根据实验操作提示,了解实验过程诱导和治疗家兔心衰的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操作提示和物体高亮提示,进行诱导和治疗家兔心衰等一步步操作,最后完成整体的实验流程。关键计分点在无操作提示条件下进行实验操作,系统可自动判断操作是否正确,实验操作结束后,针对操作过程设置考核点可弹出最终操作得分。
自建立以来,中心在教学建设条件、实验教学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平台建设、信息化管理与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心坚持“校企共建,面向实际;自主创新,服务教学;虚实结合,实践为本”的建设特色,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机能虚拟实验室
急救超级智能模拟人
护理虚拟仿真实训室
解剖实训室(数字人解剖)